嘉银科技千亿交易背后:收费争议与黑灰产侵扰多重隐忧浮现
经济格局
个人
2025-04-22 07:57:47
经济格局
阅读
A+ A-
在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中,嘉银科技宣布全年贷款撮合交易量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08亿元,同比增长14.4%。这一表面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实际却隐藏着盈利能力下滑、资产质量恶化、高成本拓客、收费模式争议以及“黑灰产”风险蔓延等多重问题。
交易量创新高,盈利却创三年新低
嘉银科技2024年实现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5%,为近三年最低水平。尽管撮合交易规模扩大,但公司未能同步提升盈利能力,暴露出其成本管控的乏力。
销售费用成为主要拖累。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达19.1亿元,同比增长24.4%,占营收比重高达33%。特别是在第四季度,销售费用同比猛增57%,达5.2亿元,占当期营收的36.8%,这在财务稳健性上留下巨大问号。
资产质量承压,逾期风险升温
嘉银科技披露,2024年末180天以上贷款拖欠率为2.39%,较上年上升0.29个百分点,创2021年以来新高。虽然公司在年末压降风险,但1-30天和31-60天短期逾期率却在四季度出现反弹,30天内逾期率时隔三个季度重回1%以上。
资产质量的下滑直接冲击了投资者对平台信用的信心,也对其持续拓客构成压力。
争议收费模式:隐蔽协议、额外费用难解
嘉银科技旗下“你我贷”“极融”等平台因收取高额担保费、会员费、服务费而屡遭用户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你我贷”的相关投诉超过7.4万条,集中在“利息畸高”“隐形费用”“过度授权”“暴力催收”等方面。
有媒体调查发现,用户在借款时需强制勾选并接受数百份嵌套协议,其中有关担保费和服务费的内容被埋在深层页面内,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信息自决权。例如,担保协议被隐藏在《风险告知书及个人信息授权书》的五份内嵌合同中,会员服务协议也通过“黑卡权益”等形式巧立名目,诱导用户付费。
黑灰产盯上退息市场,平台合规性受考验
随着投诉数量激增,社交平台出现大量“你我贷退息退费”“黑卡退费协商成功”等广告。不少所谓“债务优化公司”以退息为名发布协商成功案例,并承诺退还上万元费用,引发消费者围观与效仿。
其中一则案例显示,“邓女士退息成功,黑卡退费4160元,息费退费7960元”,短短50天到账。此类案例不乏其人,进一步质疑嘉银科技收费的合法合规性:若收费合规,为何后期允许退费?若确存问题,监管又是否知情与跟进?
2024年底,嘉银科技以13.5亿元购买上海高端商业地产用于新总部建设,金额超过全年净利润,资本市场对其资金流动性产生疑虑。在盈利下滑与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此类大额投入是否过于激进,亟需管理层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市场展望:强扩张之下,风险管控需警钟长鸣
面对贷款市场的政策红利与技术助贷的扩容窗口,嘉银科技将2025年贷款撮合目标提升至1370亿元至1420亿元,同比拟增长35.9%-40.9%。然而,在监管趋严、用户维权热度上升、“黑灰产”渗透的多重挑战下,嘉银科技必须在盈利质量、收费透明度与合规建设上交出更令人信服的答卷,才能真正摆脱“规模幻觉”下的增长泡影。
嘉银科技的“千亿神话”正在遭遇现实的重锤。其面临的监管合规压力、用户信任危机与财务健康隐忧若不能及时妥善应对,或将吞噬其过去十年的技术与市场积累,成为下一个“增长神话破灭”的典型案例。
IP属地:北京
最新文章
精选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