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曙光医院:被行政处罚背后的“过度医疗”疑云与患者血泪控诉
健康之家
个人
2025-02-25 08:30:46
健康之家
阅读
A+ A-
2024年10月29日,成都市青羊区卫生健康局对成都曙光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曙光医院”)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警告并罚款3万元,处罚原因为“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尽管此次处罚金额不高,但这一事件背后,是多年来患者对医院“诱导消费、过度治疗、虚假宣传”的密集投诉,以及监管部门的多次介入。
患者控诉:从“低价检查”到“天价治疗”的陷阱
多名患者反映,成都曙光医院通过线上广告(如百度、抖音)以“低价检查”吸引患者,随后在诊疗中夸大病情,诱导高额治疗:
2023年5月,患者被诱导进行“前列腺治疗”和“背神经阻断术”,实际费用远超市场价,同类手术在其他医院仅需数百元;
2024年8月消费者张某某投诉医院虚假宣传,诱导消费2.7万元,实际病情与诊断严重不符;2024年11月,患者许先生因轻微前列腺钙化就诊,被诊断为“严重前列腺炎需手术”,11天内花费7万余元,术后病情加重,三甲医院确认无需特殊治疗。
治疗套路:层层加码与心理施压
一是一些患者反映该医院医生常以“不立即治疗将导致性功能丧失”等言论制造恐慌,让患者被动接受“话术威胁”而乖乖就范;二是就是费用不透明,患者反映手术中临时增加项目,且拒绝提供明细单据;三是无效治疗,多名患者称术后病情未缓解,甚至因不规范操作引发感染(如伤口灌脓)。
医院运作模式:医托、虚假广告与“莆田系”疑云
医院通过搜索引擎、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客服以“低价检查”“医保报销”为诱饵,实际到院后转为高价治疗。患者投诉称,线上咨询人员疑似“医托”,与医生联合诱导消费。
成都曙光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200万元,虽无直接证据表明其属于“莆田系”,但操作手法与典型民营医院相似。
该医院曾多次被查处、劣迹斑斑,2019年该院因违规被立案查处;仅2024年网络平台上投诉就多达数起,黑猫投诉、问政四川等平台频繁出现;2024年再遭行政立案查处,无独有偶的是同品牌“丰泽曙光门诊”曾因超范围诊疗、虚假宣传被曝光查处。
监管困境:执法力度与患者维权难题
尽管青羊区卫健局已多次介入,但处罚力度与患者损失相比显得孤独与薄弱。例如,2023年一名患者花费1.5万元无效治疗,最终仅获部分退款。此外,患者维权面临多重阻碍:
一是该院在行医过程中致使一些证据故意毁坏也是他们逃避监管打击的一种手段;二是医院未提供完整病历和收费明细,也是导致投诉难取证的一种弊端;三是更有部分患者因隐私顾虑或惧怕报复,放弃配合调查。
舆论追问:民营医疗乱象何时休?
成都曙光医院事件折射出民营医疗领域长期存在的顽疾: 一是监管滞后,行政处罚多以“警告+罚款”为主,难以形成震慑;二是法律漏洞,现行法规对“过度医疗”界定模糊,患者维权成本高昂;三是行业自律缺失,部分医院将盈利凌驾于医疗伦理之上,透支公众信任。
呼吁相关部门系统性整治,换取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成都曙光医院并非孤例,其背后是民营医疗乱象的缩影。唯有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界定、提升患者维权支持,才能遏制“小病大治”的行业毒瘤。而对于普通患者,更需警惕“低价陷阱”,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保留诊疗证据,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IP属地:上海
最新文章
精选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