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风波不断:公益外衣难掩商业本质,股价暴跌九成

2025
02/28

大健康产业

个人

分享

2025-02-28 14:55:48

大健康产业

阅读

A+ A-

近年来,水滴公司(NYSE:WDH)因其旗下的水滴筹、水滴保等业务被公众熟知,曾一度被视为金融科技与社会责任结合的创新型企业。

近年来,水滴公司(NYSE:WDH)因其旗下的水滴筹、水滴保等业务被公众熟知,曾一度被视为金融科技与社会责任结合的创新型企业。然而,随着多起“骗捐”事件曝光、盈利模式遭质疑,以及保险业务的下滑,水滴公司的公信力正面临严重危机。其股价自上市以来已暴跌近90%,目前徘徊在1美元/股左右,资本市场对其信心明显不足。

水滴筹的公益形象崩塌:骗捐事件频发,审核漏洞显现

水滴筹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始终打着“公益”的旗号,但近年来屡次爆出骗捐事件,让公众对其真实性产生严重质疑。

2024年11月,湖北男子兰某飞在水滴筹平台上伪造病情,筹集了近30万元善款。但在筹款不到一个月后,他在微信群炫耀新房,被网友举报。事件曝光后,水滴筹紧急叫停筹款,并追回全部善款,同时将兰某飞列入“失信筹款人黑名单”。尽管平台采取补救措施,但事件本身反映出水滴筹审核机制的严重漏洞,使得骗子能够轻松钻空子。

事实上,这并非水滴筹首次陷入“骗捐门”。据官方数据显示,自2017年推出“失信筹款人黑名单”制度以来,水滴筹已公布240余条失信案例,但此类事件仍然层出不穷,表明平台的审核机制仍存在明显短板。此外,自2022年起,水滴筹由“0手续费”模式转向收费模式,每笔筹款收取3%服务费(上限5000元),使其公益属性遭到广泛质疑,被认为是借公益之名行商业之实。

保险业务下滑,营销手段饱受争议

水滴公司赖以生存的核心业务——水滴保,也陷入了增长困境。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至6亿元,占总营收的80%以上。这一业务的萎缩表明,其互联网保险销售模式正遭遇市场挑战。

与此同时,水滴保在营销过程中频繁被指控“虚假宣传”,例如推广“1.9元可获600万元医疗保障”广告,但实际条款极为苛刻,导致用户权益受损。这种误导性宣传方式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让监管部门和行业对水滴保的商业模式产生警惕。随着监管趋严,水滴保的未来前景堪忧。

新业务增长受挫,数字临床试验模式存疑

面对保险业务的增长乏力,水滴公司尝试拓展新的盈利模式,例如数字临床试验解决方案。然而,该业务同样遭遇市场困境。2023年,该业务曾实现68.33%的增长,收入达1.01亿元,但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骤降12.1%,仅为2430万元,显示出强劲增长乏力。

数字临床试验市场本身竞争激烈,同时面临医药行业的不确定性和高研发成本。水滴公司寄希望于这一业务实现营收多元化,但目前来看,仍未展现出稳定的盈利能力。

上市即巅峰,股价暴跌九成,回购难救市

水滴公司于2021年6月在美国上市,发行价12美元/股,市值一度超过60亿美元。然而,仅三年时间,其股价便暴跌至1美元左右,市值缩水近90%,成为资本市场“最惨互联网公司”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11月8日美股收盘,水滴公司股价仅为1.14美元/股,已接近退市警戒线。

面对股价持续下跌,水滴公司尝试通过回购股票来稳定投资者信心。自2021年9月以来,公司已累计回购约4930万股ADS(美国存托凭证),耗资近1亿美元。今年9月,水滴公司再次宣布将进行新一轮5000万美元的回购计划。然而,股价并未因回购行动有所提振,投资者仍然对公司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存疑。

持续亏损,盈利前景黯淡

水滴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财务数据显示,2018—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6.64亿元和-15.74亿元,亏损逐年扩大。尽管水滴公司试图通过业务调整降低亏损,但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水滴筹仍未实现盈利,运营亏损达1790.2万元。随着监管趋严、市场信任度下降,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堪忧。

监管趋严,市场信任危机加剧

近年来,互联网保险及医疗众筹行业的监管逐步加强。2022年,银保监会曾针对互联网保险营销乱象发布整顿通知,重点打击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水滴保的营销手段已多次被监管机构点名,未来面临更严格的合规要求。

此外,水滴筹的商业模式也可能受到更严厉的政策限制。行业专家指出,水滴筹的“筹款+保险”模式虽能高效引流,但由于审核不严、收费透明度低,容易被滥用。一旦监管升级,水滴筹的增长模式或将受限,进一步打击其营收。

水滴公司未来何去何从?

水滴公司曾凭借互联网保险与众筹模式快速崛起,但在骗捐丑闻、监管趋严、保险业务下滑等多重因素冲击下,公司陷入了增长困境。当前,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正受到严重质疑,资本市场也用股价下跌九成的事实表达了对其未来的不信任。

面对困局,水滴公司若想扭转颓势,需全面优化审核机制,提高透明度,重建市场信任。然而,短期内其业绩难以迎来反转,投资者仍需警惕其股价继续探底的风险。在监管趋严、公众信任度下降的大环境下,水滴公司未来的生存之路或将更加坎坷。

 

相关阅读

精选

热榜

关注我们

  • 华夏健康网APP

  • 华夏健康网公众号

热门产品: 华夏健康网知识

关于我们 免责条款 版权说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24 九州康网(四川)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值班电话:134 0864 9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蜀ICP备202410813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川(备)-经营性-2024-0030

公安部网安备案: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2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