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酒业"借壳"港股争议:资本运作迷雾下的"诗酒第一股"

2025
05/21

健康之声

个人

分享

2025-05-21 06:36:11

健康之声

阅读

A+ A-

2025年5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环保能源(00986.HK)正式更名为"杜甫酒业集团",宣称实现"诗酒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这场被包装为"品牌里程碑"的更名背后,却暗藏资本运作的层层迷雾。  

2025年5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环保能源(00986.HK)正式更名为"杜甫酒业集团",宣称实现"诗酒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这场被包装为"品牌里程碑"的更名背后,却暗藏资本运作的层层迷雾。  

尽管杜甫酒业高调宣布"登陆港股",但香港交易所披露易数据显示,更名后的上市公司实控权未发生实质转移。大股东仍为郭莎(8.28%)和董倩(7.04%),而四川杜甫酒业实控人彭作权仅通过45.57%股权间接关联。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在所有权未变更的情况下,所谓借壳上市并不成立,此举更像是概念炒作。"  

资本市场的反应印证了这种质疑——更名当日股价暴涨近80%,次日即回落2.11%,市值波动剧烈。沈萌直言:"宣传文章可能有意引导公众认知,为二级市场炒作铺路。"  

引发争议的还有杜甫酒业的战略合作方。其宣称与"上海元和资本"达成合作,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天眼查均无该企业记录。另一合作方湖北溶洞酒业成立于2022年,由两名自然人持股且参保人数为零,被业内人士称为"空壳公司"。  

更值得警惕的是销售目标的可实现性。根据协议,中国环保能源需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三年完成1.5亿元销售额,年均5000万元目标。而杜甫酒业2024年前三季度产值仅超亿元,且核心市场局限于川渝地区,海外渠道建设近乎空白。  

公司官网宣称具备年产5000吨原酒产能,但四川某大型酒厂负责人透露:"500亩酒厂实际产能仅7000-8000吨,过度生产会损害酒质。"对比行业数据,皇台酒业2531万吨产能支撑1.64亿元营收,而杜甫酒业要实现1.5亿元销售目标,产能利用率存疑。  

资本运作的急切性更折射出经营困局。天眼查显示,公司两大股东汪中林、汪佳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股权遭冻结。尽管彭作权2019年入主后推动"复兴",但2024年与陷入亏损的中国环保能源合作,被指为"困境中的双向奔赴"——后者近十年七度亏损,2024年亏损扩大至1851万港元。  

在A股白酒上市禁令未松动的背景下,港股成为酒企"曲线救国"的选择。但行业专家指出,港股投资者对白酒认知有限,叠加杜甫酒业缺乏全国化渠道,其资本故事难获认可。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表示:"头部品牌渠道下沉加剧行业内卷,区域酒企生存空间正被压缩。"  

尽管公司提出"百亿产值"愿景,但现实差距显著。若按2024年前三季度30%增速推算,其年销售收入约1.7亿元,距目标相差近百倍。而试图通过"酒庄庄主制"等轻资产模式破局,却被质疑可能重蹈"贴牌乱象"覆辙。  

从珠宝商到"诗酒第一股",这场更名狂欢暴露出资本市场的叙事焦虑。当"白酒概念"成为股价催化剂,企业更需警惕短期炒作对品牌价值的侵蚀。对于杜甫酒业而言,能否将资本市场的掌声转化为真实的业绩增长,考验的不仅是讲故事的能力,更是穿越行业周期的硬实力。

健康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健康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号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邮箱:kangNEWS@163.com

相关阅读

精选

热榜

关注我们

  • 华夏健康网APP

  • 华夏健康网公众号

热门产品: 华夏健康网知识

关于我们 免责条款 版权说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24 九州康网(四川)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值班电话:134 0864 9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蜀ICP备202410813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川(备)-经营性-2024-0030

公安部网安备案: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2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