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泓圃药业屡次违规:环境违法叠加劣药生产,监管重拳下企业信誉堪忧
一点健康
个人
2025-03-24 09:08:32
一点健康
阅读
A+ A-
近日,四川省泓圃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圃药业”)因多次违反环境及药品监管法规,接连被行政处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药企,在环境治理和药品质量管控上的屡屡“失守”,暴露其生产经营中的严重问题。
环境违法被罚:污染防治措施形同虚设
2024年8月21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对泓圃药业现场检查时发现,其净选工序车间集气罩未开启、门窗未密闭,导致粉尘及气态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经调查取证,该公司于10月28日被处以罚款1.6万元。尽管企业事后完成整改并获从轻处罚,但其环保责任意识的缺失已引发质疑。
药品质量“黑历史”:多批次中药饮片检验不合格
更令人担忧的是,泓圃药业近年来多次因生产、销售劣药被监管部门通报:
1. 劣药“淡豆豉”案(2023年11月通报)
生产批号180701的淡豆豉经检验不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货值金额887.5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2倍罚款,罚没款合计2662.5元。
2. 络石藤、淫羊藿等劣药问题
络石藤(批号200401)水分项目不达标;
淫羊藿(批号200501)药屑杂质超标,检出来源于零售药店,暴露出流通环节质量失控。
3. 海风藤、大叶茜草等劣药案
货值金额5769元,违法所得5769元,按《药品管理法》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2倍罚款,罚没款合计1.73万元。
此外,该公司生产的桑叶(批号200401)因性状不符合规定,被重庆市监管部门判定为劣药,进一步坐实其质量管控漏洞。
企业背景与监管警示
公开信息显示,泓圃药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中药饮片生产、批发等业务。然而,其屡次触碰法律红线,折射出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生产环节,多批次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典标准,涉及水分、杂质等关键指标;环境责任,污染防治设施未正常运行,存在侥幸心理; 合规意识:尽管多次受罚,但违法行为时间跨度长、品种多,整改成效存疑。
舆论追问:药企底线何在?
公众健康无小事,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用药安全。泓圃药业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却屡次因“偷工减料”登上“黑榜”,暴露出其质量体系形同虚设。而环境违法行为的叠加,更让人质疑企业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
监管部门表态:四川省药监局及生态环境部门均表示,将持续强化“最严厉处罚”,对违法企业形成震慑。业内专家呼吁,应建立药企“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规企业加大飞行检查频次,必要时启动行业禁入机制。
泓圃药业的多重违规案例,为中药行业敲响警钟——若企业将短期利益凌驾于公众健康与生态安全之上,终将付出法律与信誉的双重代价。唯有严守质量红线、践行绿色发展,方能重塑行业信任,守护民生底线。
(综合监管部门公开信息整理)本文基于四川省药监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官方处罚信息撰写,聚焦企业违法违规事实,未涉及企业未公开申辩细节。旨在通过舆论监督推动行业规范,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与环境权益。
IP属地:北京
最新文章
精选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