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东医疗的“光环”正被现实撕开?

2025
03/28

一点健康

个人

分享

2025-03-28 08:10:57

一点健康

阅读

A+ A-

万东医疗(600055.SH)正面临着一系列引人关注的现实困境:净利润滑坡、核心产品面临价格战困局、募投项目集体延期……

在光鲜的业绩增长背后,万东医疗(600055.SH)正面临着一系列引人关注的现实困境:净利润滑坡、核心产品面临价格战困局、募投项目集体延期……更令市场警觉的是,近期曝出的内幕交易事件,不仅将公司推至舆论风口,也对其公司治理水平敲响警钟。

内幕交易案曝光:信息防火墙形同虚设

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散户钱宝在得知美的集团收购万东医疗的内幕消息后,大举建仓万东医疗股票,最终盈利超41万元。证监会依法对其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50万元。

值得警惕的是,该内幕信息流出链条长达数月,涉及吴某明、美的高管与中介机构人士,暴露出万东医疗在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失守。面对这一“资本市场高压线”,相关方是否履行了信披和内部知情人登记义务,尚待进一步审视。

表面营收亮眼,实际盈利缩水

根据2024年年报,万东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23.3%,但归母净利润仅为1.57亿元,同比下滑16.5%,净利率从上一年度的14.8%下滑至10.3%,经营效率下滑明显。

究其原因,营业成本大涨35.01%是关键推手。管理层将其归因于“产品结构升级”,但市场人士认为,公司为抢占中高端市场所做的技术投入尚未形成实际回报,反而带来短期盈利挤压。

同时,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39.1%,显示公司在年底市场冲刺中或依靠“价格换市场”的策略,牺牲了利润率。

价格战“换量不换利”,掩盖结构性焦虑

据DR设备公开采购数据显示,万东医疗在2024年继续蝉联数量和金额“双料冠军”,但在常规DR采购中,其数量占比达22.33%,金额占比却仅为14.54%,单位价格严重下探,疑似开启价格战以维持份额。

这一策略虽然带来表面销售增长,却难掩“以价换量”的盈利焦虑。2024年Q3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3.41%,已显露出盈利能力透支的风险。

募投项目延期,AI与高端市场布局陷入“时间黑洞”

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多个募投项目集体延期: MRI、DSA产品预计延期至2026年底; CT、DR及DRF项目延期至2025年底。

这意味着,公司短期内仍无法通过新产品实现技术壁垒突破,中高端影像设备市场份额的追赶步伐将再度落后。

同时,虽然公司表示拥抱AI,但目前未见有量产落地的AI产品带来实质贡献,所谓“AI赋能医疗”,更像是一种资本市场的营销口号。

股票激励与业绩表现错位,遭市场质疑

2025年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授予1200万份期权,行权价为15.18元,覆盖87名管理层与技术骨干。相比当前市价,已具“抄底”意味。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利润承压、治理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这一高比例激励计划是否真正体现“激励与价值创造”的匹配性,市场舆论已开始发出质疑声音。

海外营收占比仍小,“走出去”战略难掩短板

虽然年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90%,全年海外营收达1.3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11.19%。但与联影医疗2023年海外营收16.59亿元,占比近20%相比,万东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脚步仍显缓慢。

尤其是在高端CT和MR市场,公司尚未跻身主流榜单,其海外布局仍处于“渠道试水”阶段,远未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监管罚单频现,运营规范性堪忧

除内幕交易外,公司还因物流申报数据失误,被宁波海事局罚款6800元,反映出管理体系在基础合规方面亦存在薄弱环节。

破局的关键不在营收,而在“硬实力”

万东医疗要想真正打破当下的天花板,不能仅靠“招标数量”“AI概念”“海外布局”等市场话术来维持资本信心。如何提升核心产品盈利能力、加快新产品落地、强化公司治理与透明度,才是能否走出中低端价格战泥潭的根本。

面对“利润下滑+治理瑕疵+项目延期”的多重压力,万东医疗正站在战略转型与信任重建的十字路口。


 

相关阅读

精选

热榜

关注我们

  • 华夏健康网APP

  • 华夏健康网公众号

热门产品: 华夏健康网知识

关于我们 免责条款 版权说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24 九州康网(四川)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值班电话:134 0864 9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蜀ICP备202410813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川(备)-经营性-2024-0030

公安部网安备案: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202号